第五章 幕后推手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

第五章  幕后推手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

 

 幕后推手

 

 

1998年国庆节之后,一个星期过去了,徐增平还没有安排贺鹏飞与邵淳见面。邵淳很着急。不过有一个人比他更急,这个人就是徐增平。因为他和乌克兰方面签订的协议,购买“瓦良格”的最后付款时间是1998年10月31日,时间在一天天迫近,留给徐增平的时间不多了。

根据1998年9月12日吴巍和徐增平签订的“转股协议”第五条之规定:双方同意承让人支付第二期投资款后7日内立即成立新的董事会。

为了加快推进项目的进程,澳门创律娱乐有限公司于1998年10月10日晚20:00时,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召开新董事会成立会议,参加会议的共18人。

这次会议有五个议题:一、公司架构;二、财务及行政安排;三、业务安排;四、资金筹措;五、其他配合。

对于这次董事会,邵淳的印象比较平淡,他只记得当时参加会的人很多,乱哄哄的。开会的时候,李×、张勇、吴巍都说,既然是邵淳负责组织资金,应该让邵淳当澳门创律公司的董事长,邵淳说:“我不干这个。我华夏证券的事情多极了。”

邵淳并没有参加会议的酝酿和准备工作。“瓦良格”项目只是华夏证券公司若干个重大投资项目之一,而且是由子公司在操作,他对于去当一个澳门小公司的董事长没有兴趣。他甚至对于自己是不是澳门创律公司的董事都不是很清楚。17年后的2015年,笔者采访他的时候,他问我:“我是澳门创律的董事么?”得到我的肯定回答,他笑道,“我还真是董事啊!”

这次董事会形成一份《会议纪要》,我从这份《纪要》中了解到,澳门创律旅游娱乐有限公司董事会共有9名公司董事:

徐增平(澳门创律旅游娱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李 斌(北京泰信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顾问)

邵 淳(北京华夏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 勇(香港达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吴 巍(北京泰信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庄立祥(澳门创律旅游娱乐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徐增顺(香港创律公司董事、徐增平弟弟)

刘克先(香港创律公司董事、徐增平妻子)

梁启洪(澳门创律旅游娱乐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9名董事中,代表华夏证券公司和隆泰源公司利益的董事为4人:邵淳、李×、吴巍、张勇。代表香港创律公司利益的董事为5人:徐增平、庄立祥、徐增顺、刘克先、梁启洪。徐增平任澳门创律公司董事会主席,李×任董事会副主席。

代表华夏证券公司和隆泰源公司利益的董事中,华夏证券公司只有邵淳一人,泰信达公司占三个名额:李×、吴巍、张勇。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航天控股)原副总经理陆昆来也参加了会议,不过他没有进入董事会,他的身份是“董事会主席特别助理”。

我在采访中据有关知情人介绍说,航天控股公司借给徐增平的钱无法收回,最后总经理跑到美国躲起来了,副总经理陆昆来也因此被解职,后经李×介绍进入吴巍的泰信达公司。在“瓦良格”这个项目上,陆昆来是徐增平和吴巍、邵淳之间的牵线人。他在泰信达公司只负责公司与徐增平的联系,不管其他具体业务。

这次董事会会议制订了公司的有关规定和各种制度,以保证资金的安全和“瓦良格”号航母的顺利归航。

会议决定,于1998年10月25日至31日,将“瓦良格”号航母从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拖走。

因为华夏证券公司和隆泰源公司方面的董事中只有张勇一人是境外身份,别人无可替代,所以,与“瓦良格”项目有关的港澳事务都交由他来负责。

徐增平在会上又提出了要求泰信达公司提前支付款项之事。李×与徐增平就航母运作的时间安排实际需要资金的数额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商谈,并同意了徐增平的要求,初步商定向徐增平提前支付1.7亿人民币用于航母项目。(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