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幕后推手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3)

这次编队出访是由南海舰队司令员王永国海军中将带队,访问了美国的夏威夷和圣迭戈、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秘鲁的卡亚俄和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四国五港,历时98天。访美期间,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对王永国说:你这补给船怎么那么大啊?和你那两艘舰,完全不成比例啊!王永国心里想:我们这是为航母做准备的。

贺鹏飞对邵淳说:把“瓦良格”买回来,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中国海军的梦想。

邵淳说:贺副司令,我有个事一直不明白。

贺鹏飞问:什么事?

邵淳说:既然是国家想要这个船,为什么2000万美元还要民间操作?2000万美元对于国家来说,是个小钱儿啊! 

贺鹏飞说:航母立项很复杂。复杂到你们想象不到的程度。

贺鹏飞告诉邵淳,买航母不同于买别的船。海军的953舰,就是几年前从乌克兰买来的,这是个远洋补给舰,钱也不多,上级很容易就批准了。买航母就批不下来。另外办这种事要有个过程,要经过方方面面的论证、研究,可是现在我们不能等啊!再等机会就错过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民间先把它买回来再说。以后批是肯定要批的,这个船国家肯定要用,但是我们现在不能等了。

邵淳问:这个“国家行为,民间操作”,有没有相关的文件啊?要办这个事,还是我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好一些。至少让我看看。

贺鹏飞说:文件是没有,我们内部掌握了一个精神,对外不要讲。

邵淳这时算是搞清楚了,徐增平说有文件,属于机密,不能出示,都是蒙他的。

贺鹏飞说:这条船我上去好几次,这个船确实好。设备基本完好,许多技术是我们没有的。我们20年之内恐怕造不出来。这个船海军肯定要,而且肯定会用上。就是将来不造航母,8台锅炉,4台主机,也可以装备两条大驱逐舰。

在邵淳看来,尽管贺鹏飞和徐增平讲的不一样,但贺鹏飞证实了,船是真的,海军肯定要。这就够了。

贺鹏飞最后说:这次是中国唯一的机会。因为以前不会有人卖给我们,以后也不会有。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错过,我连自己都不会原谅。

后来邵淳在接受采访时告诉笔者,贺鹏飞当时很激动,甚至眼睛里闪着泪花。“我被贺鹏飞感动了,决定继续支持徐增平购买航母。”邵淳说。由于贺鹏飞主管海军装备工作,所以邵淳认为徐增平“代表国家”暗中购买航母的行为已得到证实。

我问邵淳:你是否知道当时中央高层对航母问题的态度?

邵淳坦言:不知道。如果知道,我也不会那么冲动了。

那次与贺鹏飞见面,邵淳决定了“瓦良格”号航母的命运,也决定了自己的命运。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邵淳向贺鹏飞表态:贺副司令,你放心,我会尽快把款项凑齐,绝不会影响“瓦良格”启航。

  贺鹏飞很受感动,郑重地站起来向邵淳敬了一个军礼:航母回来后,我为大家庆功!

贺鹏飞与邵淳的这次会面,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面。贺鹏飞从1996年5月8日创造性地提出“香港老板把航母买回来”的思路,到亲自出面为“瓦良格”项目做推手,他所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也许双方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其意义有多大,但事实证明,如果没有这次会面,很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辽宁舰”了。因为在当时情况下,错过了邵淳,徐增平未必能找到像邵淳这样“愿者上钩”的人了。历史往往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很普通的事情,却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第五章  幕后推手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

 

 

见过贺鹏飞,邵淳心里踏实多了。他后来曾对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贺鹏飞一句话,胜似红头文件!

不过邵淳心里也不是一点疑问没有。有一次他问徐增平:“总参有关领导说的和海军领导说的不一样,怎么回事?”

徐增平说:你知道什么叫秘密工作么?秘密工作就是知道也不能跟你说!

邵淳想想,也是。(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