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暗度陈仓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4)
我大段引用别人的文章,主要是想指出文章“失真”的内容,帮助读者正本清源。比如上面这段文字,在时间上就存在瑕疵,公历和农历的时间不对应,那年的农历除夕是1998年1月27日,而非24日。另外,“尼古拉”应为“尼古拉耶夫”。那是船厂所在城市的名字。
接下来的情况,文章所说也与事实不符:一是关于拍卖的时间,二是关于航母的图纸。文章说,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初步定价在1800万美元,后来徐增平要求要把图纸带走,就又追加了200万美元,最后以2000万美元达成协议。
我从有关资料中发现,媒体的报道存在很多问题,不知是徐增平的错误还是媒体的错误。比如在香港《南华早报》发表的《“不幸功臣”》一文所附《中国秘密航母交易:大事回顾》,与《山东人》披露的拍卖时间就不一致。“大事回顾”是这样记载的:
1998年2月1日 ──徐增平带着文件、200万美元现金及一批中国酒品再赴基辅
1998年3月19日(实为3月17日--笔者注) ──徐增平中标,以2000万美元收购航母
从这个“大事回顾”来看,徐增平从带着文件、现金去乌克兰,到中标,一共47天,而非《山东人》一文所说的17天。
据《山东人》介绍,徐增平到达船厂后,“接下来四天时间,徐增平的时间都被两样东西占据着:一是说话,二是喝酒。”谈判结束十天后乌方变卦,通知徐增平“瓦良格”号将在三天后通过公开拍卖的形式正式拍卖。从文章提供的时间看,4天+10天+3天=17天,这个时间与“大事回顾”相差了20天。
我之所以如此“较真儿”,是因为记录一段历史,澄清一段历史,只有“较真儿”才能辨别真伪。我尽可能把我“考证”的结果留下来,供后人参考。

本网站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最新力作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
――中国航母“辽宁舰”前世真相调查》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