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暗度陈仓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

第三章 暗度陈仓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

 

 暗度陈仓

 

 

过了一个星期,徐增平和庄立祥一起,把中标文件给邵淳送来了。

文件一共有十几份,一套俄文版,一套英文版,还有一套中文版的非正式文件,是香港的翻译公司翻译的。邵淳对这些文件的第一感觉:很正规,如果是做假,也是做得天衣无缝。

这些文件出自不同的部门,有的打印在公文纸上。邵淳注意到一个细节:其中有两份俄文文件上边的文件头,不是俄文,是乌克兰文。邵淳学过8年俄文,时隔多年,虽然已经看不懂俄文文件的全部内容,但他能分辨出俄文与乌克兰文的细小区别。比如俄文的“И(ǔ)”,乌克兰文为“Ї(ï)”,有点像英文字母,只是变了形。他知道,在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将乌克兰文恢复为官方语言的时间并不长,如果是文件造假,不一定能做到这么细致的程度。在香港做英文版的假协议很方便,做俄文版有一定的难度,做乌克兰文版就更难了,也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个细节。文件上写的成交价还真是2000万美元!

邵淳对此事的真实性不再表示怀疑,这才兴奋起来:他妈的!这事儿太好了!对中国来说,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应该支持!

邵淳是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这种情怀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蕴藏得久了,就会在某个时候爆发。“瓦良格”项目,给了邵淳一个展示爱国情怀,表现爱国力量的机会。

据吴巍回忆,当时他们在一起议论购买航母的事,认为这件事有三大意义:一是买回来,国家要了,最好,等于帮助国家办了一件大事;二是国家不要,把它拆了,卖设备,卖钢铁,也可以赚一大笔钱;三是起码不会落到台湾和竞争国家手里。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很好。从项目上讲,是个好项目。

可是,华夏证券公司怎么支持“瓦良格”项目呢?邵淳动了一番脑筋。

邵淳对李×和吴巍说:既然购买航母是国家的事,也是个好项目,应该想办法支持。但华夏公司支持这个项目必须经过董事会讨论通过,无法保证徐增平提出的保密要求,可以初步考虑由吴宇的隆泰源公司暗中出面支持。

邵淳为什么要让吴宇来做这件事呢?第一,他是部队家庭出身,政治上可靠;第二,他掌控的隆泰源公司有钱;第三,可以不须经董事会讨论,以达到“保密”的目的。

吴宇,1966年1月出生,大学毕业后曾在国家民政部工作,1993年进入刚刚成立不久的华夏证券公司工作,时任华夏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兼海南隆泰源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淳选择他来介入“瓦良格”项目,隆泰源公司是华夏证券公司在海南注册的一家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为1500万元人民币。

吴宇无疑是运作“瓦良格”项目的最合适人选。

由于要对外“保密”,不能泄露国企的身份,另外当时邵淳对徐增平还不十分了解,在没有看到能证实徐增平“特殊使命”的上级文件的情况下,邵淳比较谨慎,他对李×说:为防范资金危险,华夏暂时还不能直接向徐增平提供借款。

李×说:陆昆来对徐增平很了解,航母项目也很有意义,运作成功后,对国家、对公司都很有利,因此我想出面支持徐增平。既然隆泰源公司不能直接向徐增平提供借款,能否向泰信达公司提供借款?由泰信达公司出面支持徐增平,出了事我可以负责。如果徐增平不归还泰信达公司借款,后期合作失败,由泰信达公司直接对隆泰源公司承担还款责任。

考虑到徐增平的“特殊使命”及“瓦良格”项目的意义,邵淳出于对李×的信任,就原则上同意了李×的建议。

1998年8月初,在李×的主持下,泰信达公司与徐增平、庄立祥进行了具体磋商,由泰信达公司与徐增平签订了协议书,确定先给予徐增平2000万元人民币借款支持,待“瓦良格”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完毕,并取得澳门政府的批准,再商谈下一步的合作。

协议签订后,李×指定陆昆来具体负责与徐增平的联系及办理资金的交接手续等,吴巍具体负责同隆泰源公司的联系及办理借款手续等。

1998年8月7日,隆泰源公司向泰信达公司提供了2000万元人民币的借款。经李×决定,泰信达公司于1998年8月27日前,先后分两笔共支付给徐增平2000万元人民币,用于“瓦良格”项目前期工作的费用。

 

第三章 暗度陈仓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

 

 

邵淳后来得知,徐增平在找到他之前,曾经找过很多机构融资,其中包括海南人民银行、国泰证券公司等,都没结果。最后拐了好几道弯儿,才找到邵淳。

邵淳后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当时公司事情特别多,正在搞内部整顿,没精力管这个事。以为支持他们一下就完了,2000万借款都没要利息。徐增平说,钱付清,船就往回拖,路上要走三个月,顶多半年钱就回来了。当时公司的资产将近100个亿,拿出2000万支持一个自己喜欢、国家需要的项目,时间又不长,真没太当回事。”

邵淳给徐增平的条件太优越了!既没有要求借款方抵押什么,也没有要求借款方找人做担保。估计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如此慷慨的借款人了。

据吴巍回忆,大约在1998年9月初,徐增平带着有关“瓦良格”项目的标书、购船合同、进口许可证、录像带等详细资料来到泰信达公司,向李×通报说,在泰信达公司提供的资金支持下,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上级领导”对泰信达公司的支持很满意,希望继续给予支持,将航母拖回来,为国家做贡献。

李×听后更加坚定了支持徐增平运作“瓦良格”项目的决心。这时徐增平又提出,现在只需6000万元人民币就可以将航母拖回。否则,资金缺乏,时间拖长,怕生变故。为此,李×又邀请了邵淳、吴宇到泰信达公司与徐增平共同商谈。

邵淳听说徐增平还要再借6000万元人民币,心中有些不快,感到挺恶心的:这不是“钓鱼”么?

邵淳与徐增平初次见面是在钓鱼台宾馆。钓鱼台因800年前金章宗多次在此钓鱼而得名。邵淳则在这里被徐增平施展了商场上的“钓鱼”,如同谶言。

商场上的“钓鱼”行为是商人很忌讳、反感的事情,事关诚信和人品。邵淳想:如果你真需要8000万,可以一次说清楚啊!邵淳开始对徐增平有戒心了,并考虑这件事还要不要继续做下去?如果不做,那2000万人民币就扔了。对于华夏证券公司来说,多2000万,少2000万,不是什么大事,那时华夏证券公司每年的利润将近10个亿。可是如果不做,这个航母就没了,可惜了。

做还是不做?邵淳有些犹豫不决。

徐增平见邵淳的态度不积极,就向邵淳解释说:原来计划得挺好,结果赶上香港金融风暴,别人欠我的钱收不回来了。怎么办?乌克兰那边的钱还得付啊!

邵淳沉思不语。

徐增平看出邵淳犹豫不决,就对他说:邵总,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提。

邵淳问:你们可以给什么条件?

徐增平说:首长已经说了,你对我们很支持,你要不要一个军队的军衔?首长说,可以给大校军衔,将官给不了。按你对国家的贡献,可以给将官。但将官就不在他那权限了。

邵淳说:我不要。军人受纪律约束,我这人不愿受约束。我在地方挺好。

徐增平说:知道你不缺钱,就不说钱的事了。我可以通过关系给你办一个单程签证。

邵淳问:办一个“单程”干什么呀?

徐增平说:将来有什么情况,你需要出去,随时就可以走。

邵淳说:我能有什么事?我不想到国外去。到国外我活都没法活。特别是这个船,本身是好事,有什么必要?如果非要问我有什么要求,我要求你们要专款专用,把项目赶紧完成,尽快把船拖回来,把钱还给我们。

多亏了邵淳没有要那个单程签证,如果要了,到后来上级来调查他的时候,就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邵淳此时的心情很矛盾:尽管徐增平的“钓鱼”行为让他很反感,可又一想:万一他真的就缺这6000万呢?也许再支持他一下,事情就办成了。

对于邵淳来说,他太想把那个“瓦良格”号航母买回来了!不过邵淳现在比较慎重了,就对徐增平说:“6000万,不是个小数目,你用什么做抵押?”

徐增平回答:我没有什么可以做抵押。我在澳门成立了一个公司--澳门创律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你们可以占有这个公司的股份。(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4]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