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合力共振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7)

第三,邵淳作为华夏证券公司的老板,他知道什么钱可以动,什么钱不能动。后来华夏证券倒闭了,有人说是因为邵淳买航母才倒闭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是赵大建担任华夏证券主要领导人期间经营不善,导致公司损失30多亿人民币,把华夏证券拖入了无法自拔的泥潭。最后,还是在国家收购“瓦良格”后,用“瓦良格”获得的利润,支撑公司苟延残喘了一年多。华夏证券公司是毁在赵大建的手上,不是毁在邵淳的手上。如果说邵淳有什么责任的话,就是他因为参与“瓦良格”项目被撤职,不能继续为华夏证券公司掌舵,而让赵大建有了上位的机会。但是这个责任不能由邵淳来负,应由将邵淳撤职的人来负。

我对邵淳说过这样的话:你不参与买航母,可能中国到现在还不会有航母;你不参与买航母,你只是一个在中国证券届有点名气的公司老板而已,只能在《中国证券史》留下一个名字;你买了航母,你就是“航母功臣”、“民族英雄”,会在《中国证券史》和《中国航母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不管你吃了多少苦,人生有此“壮举”,值了!

、关于网友对邵淳“胆大妄为”的评论问题。

我在网上看到不少网友对领导批示邵淳“胆大妄为”的评论,说什么的都有,很多评论是不负责任的。

当时正处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国务院领导主抓国家经济大事,一个国企老板、证券公司经理,拿3.6亿人民币去买航母,这不是一般的“违规经营”,是拿着国家的钱去碰很多人敏感的神经,这不是“胆大妄为”是什么?

对历史事件,要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不能简单地同后来发生的事去否定前面发生的事。

证券公司买航母,史无前例,绝无仅有。后来,“瓦良格”被派上了大用场。但是,并不能因为后来结果发生了变化,就把历史颠倒过来说。

纵观人类发展史,你会发现,一切革命都是从“违法”开始的。

守法还是违法,就看你站在哪个角度上说了。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违反当时政府法令的叫违法,推翻当时政府的是革命。中国的航母问题比较特殊,没有法令,胜似法令,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其中有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少将李树文和海军政治部研究室研究员、海军大校吴纯光,前者被正式免职,后者被“冷藏”,具体缘由就不在这里细说了。也许在多年以后再版此书时我会细说。

四、关于为什么国家没有对瓦良格项目发布权威信息的问题。

2017年6月,我和福州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康延平陆续在网上发布了一些有关“瓦良格”的信息,在此之前,见诸媒体的这方面信息,多出自徐增平一方,有人问我:为什么国家有关部门不出来做“权威发布”呢?中国早就开始实行发言人制度了啊!

关于这个问题,我来做一点解释。

第一,“航母工程曾是绝密工程,中央要求只干不说

2002年3月3日,历经磨难的“瓦良格”号航母靠上大连港码头,当时并不知道这条船将要干什么用。2004年8月,国家终于确定要将“瓦良格”续建为航母。当时对于“航母工程”,中央要求“只干不说”,因此凡是与航母相关的信息,曾被定为“绝密”。在这种情况下,“体制内”的人员,都对“瓦良格”三缄其口。

第二,“瓦良格项目背景复杂,能说清此事的人不多(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3]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