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不幸功臣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4)

吴宇一听,也没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也别较真儿了,就按照古树林的意思写了一份所谓的“检查”,签上自己名字,交差。

古树林收起这份“检查”,对吴宇说:哎,告诉你,组织审查了,尚未发现你个人有经济问题,审查结束。跟公司也说了,5月8日上班。待会儿单位的车就来,你有什么要带走的东西,收拾一下。中午一起吃个饭吧!

吴宇说:饭就不吃了。可以随便打电话吧?

古树林说:可以,可以。从现在开始,一切活动不受限制。

旁边过来一个人,就是当初没收他手机的那个人,递给他一个手机,对他说:这是你手机。那个手机找不到了。

吴宇的两个手机,一个新的,一个旧的。还回来的是旧手机,新手机“失踪”。

古树林说:你们公司一会儿来车,再见!

吴宇认为,古树林在办案期间,态度比较温和,也比较客观,彼此没有成见,后来吴宇还请他吃过一次饭。

5月8日,吴宇回到公司上班。这时他发现华夏证券公司已经物是人非。

当时公司是赵大建“执政”,邵淳仍然“靠边站”。赵大建见了吴宇,幸灾乐祸地说:我在国泰证券公司的时候,徐增平曾经找过我,被我拒绝了,我认为这事不应该干。买它干什么?有什么用?幸亏我没干,要不然被“双规”的就是我了。一坑国家,二害部队,三对不起公司。

吴宇一看这个领导就这种水平,心里拔凉拔凉的,自己已然成了公司的罪人,这个班还怎么上?他提出辞职,公司不批,他也不去公司上班,在社会上“漂”了两年,帮助朋友搞了一个“中华慈善公益信托”。

另外他还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进行包装后重新上市,他从中大赚了一把。

这期间,吴宇个人干得红红火火,华夏证券公司却在赵大建的手中日渐凋敝,每况愈下。

2001年5月,中经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济谱调到华夏证券公司任董事长,华夏证券公司在周济谱的手中不但形势没有好转,反而更糟。

2002年3月,“瓦良格”历经磨难靠上大连港的码头,周济谱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上报了一个天文数字的账单。别人不了解情况,北京市“瓦良格”处置领导小组只好把邵淳和吴宇请了回去。这项工作哩哩啦啦持续了很长时间,因为航母拖回来以后,国家当时还没有要收购的意思,航母一直停靠在大连港的码头上。只有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在那里忙碌,力图将其恢复续建起来。

吴宇个人的命运,也随着航母的命运在起伏。他因受“航母事件”的牵连而离队,又因“瓦良格”号的归航而归队。祸兮福兮皆因航母。

全国13亿人口,能把个人命运与航母命运拴在一起的人只有那么几个,吴宇以此为荣。

邵淳在看过本书初稿后,认为写吴宇的笔墨少了些。邵淳说,吴宇在“瓦良格”项目上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买航母,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澳门创律公司投在“瓦良格”项目上的钱(包括被徐增平挪用的钱),除了徐增平前期投入的200多万美元,其余的钱都是隆泰源公司出的,当然也不都是隆泰源公司的自有资金,有一部分是吴宇融资来的。邵淳希望我多写写吴宇,但是写报告文学需要故事,需要细节,往往贡献大的人缺少故事,作家也不能“妙笔生花”胡写一气。

希望读者能记住邵淳对吴宇的评价:吴宇在“瓦良格”项目上的贡献很大。

 

第十三章 不幸功臣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