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不幸功臣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2)

后记解释道:“说错误,是因为违规经营,以致失去控制;说伟大,是因为邵淳、徐增平就此歪打正着地把自己写进了历史。”

《瓦良格迷局》中的邵淳,不是被褒奖的对象。

从《瓦良格迷局》所写的邵淳来看,邵淳属于“业务能力强、个人野心大、独断专行、大胆妄为”这样一类人。也许这类人注定要干大事,这类人注定要受磨难,这类人注定要遭遇“不幸”。

 

第十三章 不幸功臣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

第十三章 不幸功臣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

1999年12月,“联合调查组”进驻华夏证券公司以后,内查外调6个月,也没有查出邵淳有贪污、受贿等经济问题,对于“违规进行大规模实业投资”无法作出结论,调查组就撤走了,没有给邵淳作任何处理意见,邵淳就被“挂”了起来。没有人给他恢复工作,没有人给他恢复组织生活,甚至没有人给他恢复工资待遇,他每月只有不到3000元的工资。

邵淳在被“晾”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就催问上级纪委,希望尽快下个结论。纪委回话:别着急,等等再说。这一等就是几年。

在此期间,不断有各种信息传到他的耳朵里:“联合调查组”的调查报告曾以邵淳“违规操作,为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为名,提出给予邵淳“双开”(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建议。但是,中纪委有关部门对这个决定提出了不同意见:现在这个船在乌克兰,暂时回不来,不等于以后回不来啊!如果现在把处分决定发出去了,说邵淳“为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明天船回来了怎么办哪?所以这个“双开”的文件就没发。

2008年,北京市纪委领导找邵淳谈话,想要解决他的问题,但是由于邵淳过于“较真”,他的事情又被挂了起来。

  张勇给我提供了一份邵淳写于2000年4月16日的材料,在材料结尾这样写道:

 

“苟为利害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只要对国家有利,我愿个人付出一些代价。在“瓦良格”号项目的全过程中,我这一态度贯彻了始终。是非功过,我相信组织和历史会给我做出公正的评价。

 

由此可见邵淳在“瓦良格”项目上的心迹和胸怀。

我在网上看到有网友留言:“向邵大侠致敬!”

如此看来,称邵淳为中国“航母大侠”一点也不过分。

 

第十三章 不幸功臣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

第十三章 不幸功臣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

就在本书定稿之时,2018年1月12日,北京市纪委约见邵淳,正式通知他,关于“瓦良格”项目一事,已经结案。鉴于他为国家做了很大贡献,组织决定,将按照公司董事长的级别,补发这19年来欠发的工资和奖金,将由相关部门给他颁发一个对中国航母做出突出贡献的证书。

  这一次,邵淳没有像2008年那次谈话那样“较真”,毕竟,他已经74岁了,能在有生之年得到这样的一个结果,也罢。

 

第十三章 不幸功臣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