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黑海船厂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6)

 

 

1999年10月17日,东方汇中公司聘请的船舶专家崔正雄先期动身去乌克兰;23日,戴岳、张勇随后赶到;刘继律师则是从美国纽约飞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然后转飞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敖德萨,然后与戴岳和张勇在黑海造船厂会合。

这次张勇和戴岳带去了8部摩托罗拉牌“掌中宝”手机,对方见了小巧精致的手机非常高兴。这些礼物的兑现也表示了中方的诚意。

不过,这次对方参加谈判的官员多出一人,手机分发到最后,船厂副厂长维尼克没有得到。张勇和戴岳上次来,大部分时间是由维尼克陪同,张勇对他比较熟悉,认为他为人诚恳,同时也了解到他的家境比较困难。张勇一看他没分到,就对刘继说:“刘继,先把你的手机给他吧!”

刘继的手机是公司刚给他买的,和礼品手机属于同一款式。在场的人都得到了同样的礼物,于是皆大欢喜。

当时在香港,一部摩托罗拉手机不到1000元港币,9部手机,也就不到9000元港币。戴岳悄悄对张勇说:“这次他们的态度,比上次热情多了。”

送完了礼物,双方开始谈判。

谈判的场面很壮观,乌克兰国防部军工局的官员和黑海造船厂的专家一共有十七八人,中方正式代表只有戴岳和张勇,加上俄语翻译杨秋实、律师刘继、船舶专家崔正雄一共才5人。

正式签协议之前,戴岳、张勇、崔正雄、杨秋实和刘继一起来看“瓦良格”。

漫步在“瓦良格”的甲板上,戴岳的心情很复杂。“瓦良格”的甲板很大,有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因为常年无人养护,甲板上锈迹斑斑。戴岳对于这样一个破船到底能不能用,心存疑问。他问一起在甲板上漫步的崔正雄道:老崔,你说航母咱们能不能造?

崔正雄回答:能造。

戴岳一听中国能造,就想:大老远地跑到这里来买这个破船干什么?接着又问了一句:需要多长时间?

崔正雄回答:20年。

戴岳心里说:这不是大喘气嘛!既然需要20年,那还是把这个破船买回去

1999年10月24日,双方签订了“瓦良格”号航母正式交船议定书。

  (合同复印件参见本书附录一:《本书正文中涉及的有关文件》之七《1999年10月24日中乌双方正式签署编号为77501“瓦良格”号航母买卖合同》)

 

第九章 黑海船厂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第九章 黑海船厂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

这个文件签订之后,造船厂向澳门创律公司移交了船主证、造船证、单程出航许可证、无债务纠纷担保书、商会原产地证书、海事登记局验船证明、船舱水流结构分布图、船体结构图、购船发票等10份文件资料。这些文件资料是“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的海上通行证,缺一不可。

第九章 黑海船厂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

第九章 黑海船厂 《“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上部-购买航母

这次在黑海造船厂,维尼克告诉他们:“从英国租来的拖航母的拖船到了。”(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3]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