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苦中有乐 《到舒坦为止》(4)

    每个职工的工资是活的,这个月可能很低,下个月可能就很高,这主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来定。如果新客户来了,连续来了三次,属于回头客,你可以免驾驶员填单,直接拿A类。一个月拿上4张C类单子,麻烦了,你就得下来,一个月给你30块钱,去上岗培训。

    这个管理办法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是李汉文自己琢磨出来的。有人笑称大快活管理法。李汉文认为,修理厂的工作有它的特殊性,用别的方法如考核、考勤,麻烦,不得劲儿。用这个工作直接与效益挂钩的办法,不用别人管,自己就把活儿干好了。后勤部门也用类似的办法。

    比如:职工食堂,一般有60个人就餐,李汉文给他定30人的平均数,30人吃饭,你拿基本工资,30人往上,你一份一份提成,30人往下,你一份一份往下降。你做饭的质量好孬,服务态度怎么样,从职工吃饭的人数上一下就能看出来了。

    炊事员一看不够数,他就下去和工人商量,你想吃什么?有什么意见?他什么事都想得很周到,伙食好坏他自己管,不用领导管,他把工人伺候得很好。李汉文认为,只要让个人效益直接与服务对象挂钩,工作才能上去。

    因此,李汉文有时间就和客户一起聊天儿,他称其为联络感情。他的办公室就和交际场所一样,整天不断人。他认为这是生意兴隆的标志。厂里各个办公室都有各自的守则,就他的办公室没有,一开始有个厂长守则,后来让他去掉了。既然是交际场所,挂那东西不合适。他要让客户走进他的办公室有一种随意轻松的感觉。在原来挂厂长守则的地方,他自己写了几句话:苦中取乐,乐在其中,苦乐谁知道?

 

    就在李汉文已经把叶灵儿的事忘到脑后的时候,于梦雷自己找到他办公室去来了。

    汉文,你那天不是要和我谈谈我那个朋友么?于梦雷坦然地说。

    其实,也没什么。先说清楚,我可不是想找你要修车费。李汉文故意和他打哈哈。

    于梦雷说:我知道,那笔费用已给你挂帐了,要也不给你。你说什么?说吧。

    李汉文就把范玉玲和他说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于梦雷。并暗示,公安局找他时,就知道叶灵儿是于梦雷介绍来的。

    于梦雷说:我知道你在为我担心,其实我对她真的很不了解。接着就把他和叶灵儿的故事简要说了一遍,最后问道:这回你放心了吧?

    他的坦诚使李汉文感动。李汉文嘿嘿笑道:我就觉得你不会真正看上她!

    于梦雷看到李汉文贴在墙上的那几句话:苦中取乐,乐在其中,苦乐谁知道?于梦雷开玩笑说:苦乐我知道。你比我干得好。

    李汉文不谦虚地说:说不上比你干得好,起码也不比你干得差。

    你倒不谦虚啊!于梦雷说,当领导的,要想把工作干好,一靠职务权力,二靠人格魅力。职务权力赢得服从,人格魅力赢得尊敬。我们这种人,真正的人格魅力是谈不上了,只能搞点侠肝义胆。

    李汉文庄重地点头:我明白。

    这时,电话响了。李汉文拿起电话(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