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苦中有乐 《到舒坦为止》(3)

    不离了。

    他是不是怕我再揍他?

    “……”

    后来李汉文听人说,两口儿过得挺好。是因为李汉文用拳头改造了男的,还是因为李汉文用怀柔政策改造了女的,从而使他们夫妻彼此产生了亲和力?不得而知。那男的还经常到厂里给女的送饭。有一次看见李汉文站在那,他躲在门后面不敢进。

    李汉文对别人说,有些事不能按常规去办,尤其作为他这个街道小厂。

    是谁把我打莫旖芳丈夫的事告诉于梦雷了?李汉文纳闷儿。要不是我揍他一顿,他们夫妻还不会像现在这么好呢!李汉文得意地想。

 

    李汉文不想再找于梦雷谈叶灵儿了。人家不愿意,何必拿个热脸去贴冷屁股?有那工夫,还不如多花点心思谋划谋划厂里的事呢!

    李汉文是举重运动员出身,对搞体育的人有发言权。他曾毫不讳忌地对别人说,运动员都有个通病,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愿意动脑子,而且散漫。

    李汉文刚到厂里当业务员的时候,经常10点钟来上班,于梦雷也能治他。开会时很正经地对大家说:汉文可以10点钟来上班,你们这伙人得正常来上班。搞得他很不好意思,说:受不了啦,别这么着。

    他当副厂长的时候,区里搞厂长培训,于梦雷让他去学习,他不愿去,见了于梦雷都躲着走,生怕于梦雷逼他去。那时他连财务报表都不会看。有人在跟前,他装的真事似的,看完以后,晚上回家再找个明白人帮着他看。

    当上厂长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不用别人提醒,每天他都几乎第一个到厂,一种责任感驱使他要早点去,没别的,就是看看。报表看不懂也不能请别人看了,得自己学着看。干举重的时候他就有很深的体会,不管你和教练多好,不管你父母是谁,上去之后,你行就行,不行就下来,容不得半点的虚伪。他把这个特殊的体会带到他的工作中来了,他要像举重运动员一样来当厂长,行就行,不行就下来。原来于梦雷让他参加厂长培训他都不愿去,当上厂长以后,想的事和原来不一样了,忙活不过来,也就感到难了。他觉得自己缺这个,缺那个,缺的太多了,就主动参加了成人自学考试,学习行政管理,不习惯用脑子的人也开始用脑了。

    用脑不用脑就是不一样。这是李汉文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在学习的同时,他搞了一整套的工厂管理方案。不了解他的人以为他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纠纠武夫,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是猪八戒吃面条──粗中有细

    李汉文对上对下都是承包制,也就是说,他对于梦雷的总公司是承包,对他手下的人也办承包。管理费之外,利润三七开。对上,总公司是三,他是七。对下,他是三,手下人是七。单个算,手下人是他的一倍多,但是他的下面单位多,如果是6个单位,他就是18,合起来算,他是手下人的一倍多。

    每一个副厂长,都是他下属企业的经理,独立法人,都单独对他,所以他工作上很省心,他只管宏观,管大事,具体问题由他的副厂长去管。

    厂里的职工跟顾客打交道,直接与效益挂钩。你给谁服务,谁就是你发工资的地方。发多少工资他不管,你自己往上写。

    你修一台车,有三份表:派工单、质验证明、驾驶员提车单。派工单让你五天修完这台车,你五天修完了,第一个单子做完了。质验证明出来了,第二个单子也完了。驾驶员提车单有ABC三个栏,他根据对你修车的满意程度自己选择某一栏。填A类,工时费你按20%提成,填B类,拿14%,填C类,拿6%。如果两个人同时干同样的活,又同时完成任务,也不一定拿同样的钱。如果别人是A,你是C,别人是20%,你是6%,你的工资就差得远。

    从这里看出,修车的驾驶员是职工真正的上帝。职工技术得好,工作得好,服务得周到,不能得罪客户,不然你就可能得C。所以这个追,那个赶,不用李汉文操心。每个月发工资,只要你把三个单子凑起了,交到财务科核实一下,直接拿钱。这等于是让客户直接管着发工资。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