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负荆请罪 《到舒坦为止》

第十八章  负荆请罪  《到舒坦为止》

第十八章  负荆请罪

 

    丹枫针织厂院子的四面墙上,出现了许多红红绿绿的标语: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人心齐,泰山移”……这些标语在许多年前就出现过,似乎不是什么新词儿,可是现在职工门看在眼里,就觉得特别来劲儿,真正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在一片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和热烈的掌声中,丹枫针织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子正式挂了出来。从这一时刻起,原来的丹枫针织厂已经成为历史。厂房还是原来的厂房,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职工还是原来的职工,所不同的是,原来工厂的工人,现在是公司的股东,原来属于国家经营的企业,现在变成了股份制企业。工人集资买厂的钱已经全部上交国库,工人们不再由国家供养,而是自己养活自己了。也就是说,给国家减轻了负担,给自己增加了压力。

    许多年以前,中国工人阶级的模范人物王进喜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现在丹枫针织股份有限公司的每个职工心里都有了压力,对工厂每一发展步骤的关心程度,决不亚于关心自己家每顿饭吃的是什么,因为每个人的饭碗现在都拴在了公司的大锅上。

    公司成立以后,于梦雷的正规头衔应该是经理,但是职工们还是习惯称厂长。人们发现,这个新上任的于梦雷厂长和过去的那些个厂长实在是不同,办事非常民主。过去从不被厂长当回事,自己也不把自己当回事的工人们,忽然被人当回事了,开始还有些不习惯。搞不清楚是因为改股份制改的,还是因为这个厂长就是知道尊重人。反正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大家都把工厂的事当回事了。

    于梦雷正式上任第一天,就让人在他的办公室里安了一张单人床。第二天就把行李卷扛来了。工人问他:你要睡厂里?他说:厂长的字繁体怎么写?字下面一个字一个字。就是说厦子里住着一个有文化的和尚。当厂长就是找个地方当和尚、念经文。没有这种苦修精神,就别当厂长!大家听了都说于梦雷的悟性好。

    于梦雷上任后的几项工作都进行得很顺利。大家集资很活跃,有的家里钱不够,就找亲戚朋友借,家里条件好点的就多交,厂里的下岗职工有20多位在外开出租车的,他们的收入相当可观,听说要集资买厂,他们几乎全回厂里交了钱。每次开会,他们都放弃生意,开着出租车前来参加。一位报社的记者采访他们,一位司机说:我再好,也不如厂子好了才好,那是家啊!如果工作需要,我愿意回厂干。一个退休工人一下拿出2万元,别人问他哪来这么多钱,他说,他把自己开的小商店卖了。于梦雷很受感动。这是对他的信任哪!当然,这也有他自身行为对大家的影响。他把他的振达针织厂也卖了,一下投到厂里100多万。他是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他不是过去那些干不好就溜的厂长,他已经断了自己的退路,把自己的命运和工厂的命运绑在一起了,也就是说,他已经下了誓与工厂共存亡的决心。

    最让于梦雷受感动的是他的师傅狄万祥。狄师傅把准备给儿子结婚的钱都拿出来了。那天他听说了这个消息,正好出去办事路过狄万祥的家,他就买了一兜水果,想顺便去看看狄师傅。一敲门,没人。邻居告诉他,狄师傅在安定路口摆了个修自行车的摊子。他想让邻居转告狄师傅他来过,又一想,反正没有急事,还是亲自去看看师傅为好。

    刚走到安定路口,就见前面围了一群人,他感觉可能是狄师傅出了什么问题,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只见一个穿工商制服戴大沿帽的人正在训斥狄万祥,说他没有办营业执照,要罚款50元。狄万祥掏出一把零钱,说我刚干了一天,就给人补了几个胎,所有的钱都在这了。大沿帽接过钱数了数,说不够,让他回家拿钱。狄万祥火了,说我家里要是有钱,我这么大岁数还出来干这个!大沿帽也火了,说你无照经营你还有理了是不是?

    于梦雷连忙过去把大沿帽拉到一边,低声求情:这位师傅是我们厂的退休职工,厂里几个月没发钱了,家里生活挺困难。他无照经营不对,我向你道歉。看在他那么岁数的份上,是不是……就不要罚了?给个面子吧!

    大沿帽看看于梦雷:你是干什么的?

    于梦雷犹豫了一下,说:我是他厂的厂长。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