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机智的港商 《到舒坦为止》(2)

我们实行的是记件工资制,谁有事可以不来。不过明天来可能这批活就干完了。

    你怎么也没休息?

    工人没休息,厂长怎么能休息呢?

    卢紫丁在厂里转悠了一圈儿,发现许多设备很陈旧,有的还是早已过时的淘汰产品。当他听说职工的平均工资只有200元上下的时候,不禁惊叹:你们厂好穷啊!随即问于梦雷:你们这么穷,怎么还能把工厂支撑下去呢?

    于梦雷说: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的工人进行生产自救的精神,却是个无形的资产。接着他就向卢紫丁介绍了工人在工厂倒闭、一分钱资金没有的情况下自发救厂的经过,语气和神态都充满了自豪。

    于梦雷的侃侃而谈,充分显示出了一个年轻企业家的聪明、清醒、豁达和自信。然而卢紫丁的心思却转到了别处:一个具有如此之强的事业心和凝聚力的年轻厂长,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他肯与自己合作,那一定是珠连璧合,相映生辉,事业腾达,指日可待。他用试探的口吻对于梦雷说:这里这么穷,不能施展你的抱负。跟我到香港去怎么样,一年给你15万元港币的聘金!

    于梦雷听罢哈哈大笑,把卢紫丁笑得直愣神儿,不知这人有什么毛病。于梦雷笑过之后,很认真地对他说:卢先生,非常感谢你对我的赏识,但是我不可能接受你的邀请。我在出任这个厂长之前,我自己有一个厂,每年利润100来万。后来我把那个厂卖了,才来当这个穷厂长的。

    卢紫丁大惑不解:你这是为了什么?

    于梦雷说:钱不就是给人花的么?一个人一辈子能花多少钱?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由他的钱多钱少来认定的,而在于他给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当然,个人钱多可以为社会多办事,可以买到好名声和社会地位。但是这个厂的职工选择了我,我就不能辜负了他们这一片心。等到他们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再自己去挣钱。光是过日子,有点钱就够了。

    卢紫丁听了于梦雷的一席话,对这个年轻人的兴趣更大了。他说:我在本省各地考察了很多地方,说心里话,很多厂子比你们条件好,但我更看重的是人的品性和精神。没有好的品性和精神,基础好的企业会变差;有了好的品性和精神,基础差的企业会变好。现在我从你和你的工人的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就冲这种精神,我决定在你们这里投资了!

    于梦雷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个看上去很精明的小老头,这么痛快就决定要在这里投资。其他什么条件还没谈呢!于梦雷当然不会不知道,外商到国内来投资,有的是冲着国内的优惠政策来的,有的是冲着廉价劳动力来的,有的是冲着国内的市场潜力来的,总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赚钱。谁也不会来做赔本的买卖。

    于梦雷说:我很高兴卢先生能选中我们厂进行投资。这对我们厂的发展,无疑是个重要的转机。但是做生意总是要互惠互利的。我们厂的包袱很重,我们不能让你帮我们背包袱。有的外商在看好某个企业之后,合作的首要条件就是,只要年富力强的技术工人,不要老弱病残和技术一般的工人,要把全厂职工裁员多少多少。这样很伤工人的感情。所以我们在谈合作条件的时候,你就不用提这些问题了。我会专门成立一个分厂与你搞合资,你的利润你拿走,我的利润我拿回来另行分配。怎么样?

    卢紫丁听了非常高兴:于厂长,有你这样的明白人,我对我们的合作就更有信心了!具体合作方法,我会专门派人和你协商的。

    这时已是中午时分,于梦雷提议请卢紫丁一行在工厂办的饭店吃工作餐。卢紫丁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很显然,这也是他要考察的内容之一。当服务员给每位客人端上来一盘快餐式的份饭时,卢紫丁似乎有些意外,而他的随行人员则有些失望。

    于梦雷解释说:非常抱歉,按照我公司规定,不论什么级别的领导,不论是国内外的客人,一律是同一标准的工作餐。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