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海上实习 《潜艇壮士胡虎》

五、海上实习 《潜艇壮士胡虎》

五、海上实习 《潜艇壮士胡虎》

 

五、海上实习

 

  相思有时度日如年,却也让每一天的生活过得充实无比。相见更觉良宵苦短,却也把每个假期压缩得像一块夹心饼干那样香甜。时光就在这一会儿长一会儿短的状态下飞逝而去。一转眼,胡虎四年的军校生活就要结束了。最后一个学期,毕业班学员要进行实习。先搞海上实习,随舰出海很多天。这对于平时要靠鸿雁传书的情侣来说,意味着在这些天里将如泥牛入海,音讯全无。

  出航前,胡虎写信告诉徐征,在海上,他会把对她的思念用日记形式记下来,等实习结束时一起寄给她。

  这次实习的第一站是青岛。在那里乘坐大连海军舰艇学院的81”舰进行海上实习。“81”舰也叫“郑和”舰,是一艘训练舰,专门供海军院校的学员进行海上实习用的。

  他们从武汉到青岛,在大港三号码头登舰。系主任宣布,在训练舰出航之前,给大家一天时间安排自由活动,学员们高兴得欢呼起来。

  胡虎上军校之前,在青岛五号码头当兵,五号码头就在三号码头对面。五号码头是个半岛,从三号码头步行到五号码头,通常需要40多分钟,一般大家都是乘坐交通艇进出五号码头,单程只需5分钟左右。不过交通艇不是随时开动,没有特殊情况,通常是一天7班,早、中、晚饭前后各一班,晚上就寝前(2130)还有一班。如果是节假日,上午9点和下午3点会各加一班。要是赶不上交通艇,那就只能搭便车和步行了。

  胡虎原想到老部队看看以前的战友,结果打了几个电话,都没找到人,不是转业退伍了,就是调到别的艇上去了,不好找,最后他决定和几个同学一起去青岛市区转转。李猛和朱永杰等人都没来过青岛,想让他当向导,他便和他们一起步行进城。

  从三号码头到青岛市的闹市区中山路,有好几公里,从中山路到青岛栈桥,又是好几公里,好在年轻人腿脚灵活,走起路来脚下生风,不到一个小时就横穿市区来到前海风景区,然后又沿着海边一直走到鲁迅公园。这样基本就把青岛的老景区看完了,一点没走冤枉路。

  在栈桥和鲁迅公园,他们照了很多相,相机是李猛带的,胶卷是胡虎买的,往回走的时候,大家有点累,就从鲁迅公园乘坐公共汽车到大窑沟,再从大窑沟步行回三号码头。汽车票也是胡虎买的。朱永杰一分钱没花。李猛对他颇有微词,认为他太抠门儿了。胡虎说:“你不是有格局的人么?别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第二天,81”舰离开三号码头。胡虎和李猛等人站在三层甲板上,看着“81”舰驶出大港,驶向大海。训练舰一路航行,学院们一路进行测量实习。海上的风浪很大,要是在潜艇上,恐怕大部分的人都要晕船,还好,这条4000多吨的“81”舰,装配减摇装置,左右摇晃不超过5度,极少有人晕船呕吐。

工作了一个上午,中午吃饭时,舰上的“八一之声”广播站开始广播,舰上有五名女同志,广播室为她们点播了一首歌。胡虎端着饭碗,一边听歌,一边想起徐征。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她可以休息。想要向她祝节日快乐,茫茫大海,既不能打电话,也不能写信。他用手摸摸裤兜,那里有一颗她的信物――“心”。

胡虎草草地吃过饭,独自来到三层甲板,从裤兜里掏出那颗“心”在手中把玩,眼前浮现出徐征送给他这颗“心”的情景。

那是一颗用雨花石磨制而成的心型挂坠,非常漂亮。寒假的时候,徐征把它挂在胡虎的脖子上,告诉他:“这是我的心,这样就和你心贴心了。”

因为军人不能戴这种饰物,胡虎回到学校以后,就把它揣在裤兜里,虽然不是“贴心”,却也“贴身”了。想徐征的时候就用手摸摸裤兜,感觉徐征是和他在一起的。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