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我们211潜艇上的“彪”人“彪”事(下)(4)

我们轮机班在徐副机电长带领下还干过一件“彪事”。70年代初期,上海出一种“凤凰牌”香烟,抽起来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当时这种烟很贵,除了干部、老兵休假回来带一盒分给大家抽一支外,平时是见不到的,可是这“凤凰牌”烟的特殊香味却让那些抽烟的战友们久久回味。在猜测着这烟丝中到底掺进了一种什么香精才使得这烟抽起来这么香的同时,有人就说其实在烟丝里掺上一点芝麻香油会不会也会产生这增“香”的效果?徐副机电长说掺上香油肯定抽不出“凤凰牌”香烟的香味,但改善香烟的味道是一定的,不信咱就试试?当年艇上很多抽烟的干部战士都抽自己卷的烟俗称“喇叭筒”,星期天班里老兵从市里街边小摊买回一捆烟叶,在徐副机电长、胡军士长的带领下全班战友齐动手,搓烟叶的搓烟叶,裁卷烟纸的裁卷烟纸。香油哪儿来?潜艇兵伙食好,食堂最不缺的是香油,可谁去要?徐副机电长大概看我比较“彪”,点名让我去,不好推辞,只好硬着头皮拿个汽水瓶去食堂找师傅说了不少好话要来了半瓶香油。这烟叶伴香油是个技术活,得把握比例,这事有徐副机电长亲自“操刀”,他先将床头柜上铺两层报纸,把一堆烟末放在报纸上,边滴香油边用手搅拌,待见到烟叶油亮时说这就行了。全班战友很快将拌了香油的烟末卷成二、三百支“喇叭筒”卷烟。一会功夫,只见卷烟纸上渐渐渗透出了香油。宿舍里充斥的香油味引来别的班的战友,胡军士长就说谁愿意抽就抽一颗尝尝呗,电工班孙忠平是个老烟鬼,迫不及待拿起一支点上深吸一口,连说很香。可问题是这渗了香油卷烟纸比里头的烟末燃烧的快,抽几口赶紧得扔掉,否者把嘴给烫了,再就是抽完烟嘴唇上沾了一层香油,弄得油腻腻的。其他战友看了怕烫着也就不敢抽了,看来这香油拌烟的试验是失败了。多少年以后,我们艇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轮机班干的香油拌烟这件“彪事”,却一直被战友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                

晒晒我们211潜艇上的“彪”人“彪”事(下)

潜艇轮机舱

要说我们艇之所以“彪人”“彪事”多是因为有几个经常推出“彪人”“彪事”的高手。像水手长邢富、副机电长徐庆程、张云生、王嘉庭、轮机军士长胡振明等等。拿今天的流行语来形容他们是“吐槽”高手,有了这样一些值得战友们信赖的好干部,艇上官兵的关系就特别融洽。

晒晒我们211潜艇上的“彪”人“彪”事(下) 

邢富

晒晒我们211潜艇上的“彪”人“彪”事(下)

徐庆程

晒晒我们211潜艇上的“彪”人“彪”事(下)

 张云生

说起潜艇上的“彪人”“彪事”,不仅仅是我们211潜艇,在整个潜艇部队都比较流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潜艇工作环境的危险、艰苦所致,每当潜艇出海,长时间潜航在水下,在高温、高湿、高噪音的恶劣环境里,潜艇官兵容易出现疲劳、烦躁等生理、心理不适,除了及时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外,用一些幽默轻松的“彪人”“彪事”来活跃气氛,可以有效缓解潜艇官兵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在潜艇上机电部门尤其是轮机班,工作最艰苦,因此机电部门和轮机班出的“彪人”“彪事”多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潜艇部队,被人说“彪”没有贬义,久而久之反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潜艇文化。这种潜艇文化,有利于潜艇官兵“百人同操一杆枪”的步调一致,有利于潜艇官兵的团结和谐,更有利于增强潜艇部队的战斗力!

(文中部分照片由张云生、江定宗提供) 

晒晒我们211潜艇上的“彪”人“彪”事(下)

2009年211潜艇部分战友相聚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3]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