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潜艇官兵的情怀(2)
艇首长家
无论出海训练,还是回到岸上,艇上的干部都和水兵们生活在一起,这是潜艇部队与其他军种部队最大的不同之处。陆军部队的战士当了两年兵,直到退伍都可能没见过一回团长、政委,当兵期间偶尔见到一次团首长,便高兴地给父母打电话,说今天见到了团首长。可在潜艇上,艇长、政委也是团职首长,却天天与士兵朝夕相处。所以如果说哪个部队最能体现官兵平等,那一定是潜艇部队。
在潜艇上,无论你是军官还是士兵,服役期间几乎都去过艇长、政委家里。每到过年放假,大家都会去艇长、政委家去拜年,一拨走了又来一拨。大家毫无拘束地大声说话,欢声笑语不断,艇长、政委也会和大家一样边说边笑。当然最忙的要数艇长、政委的爱人了,忙着给大家端茶倒水不说,赶上吃饭时间,还得给炒几个菜一块喝一杯。平时潜艇上伙食特别好,谁都不讲究吃什么,要的就是和艇首长在一起的那种氛围。多少年过去了,这种过年时给艇首长拜年的习惯始终没改变,如果你和艇首长退休、转业在一个城市,每逢过年,首先想到的就是到艇首长家拜年。

△2022年春节潜艇老兵给88岁老艇长(中)拜年
亲如家人
在潜艇上工作过的战友,无论天南地北,只要遇见,就感到格外亲切。工作时到外地出差,退休后外出旅游,每到一地,第一个想见的,就是曾经在潜艇上一起工作过的战友。见面后就有聊不完的话,有时相聚,战友还会带上几个不认识人的一起来,一见面就介绍说是潜艇上的,某某潜艇部队转业(退伍)的。这就行了,只要一听说是潜艇上下来的,立即融洽得像一家人一样,互相之间毫无顾忌地热聊起来。
笔者的一位好战友曾经跟我说过这么一件事,让我感动了好一阵。他女儿上大学时,有一年暑假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南京旅游,中午进了一个饭店吃午饭。饭店有个60岁左右的老同志在那干活,他听着这几个孩子说什么青岛的事,就过去问他们是从青岛来的?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又问住青岛哪儿?几个问答下来,知道了他和女孩的父亲是一个单位的战友,而且都是潜艇老兵。这下可好,他告诉这几个孩子,想吃什么随便点,这饭店是我儿子开的,今天我这个当老子的说了算,中午吃饭全免费。看到孩子一脸惊讶,他就说我和你父亲都干过潜艇,潜艇人是一家,到了我这就像到了自己家,到自己家吃饭还要钱吗?
这就是潜艇官兵的情怀,这种情怀是每个潜艇人从情感深处萌生出来的,这情怀一点一滴浸润着每个潜艇人的内心。而且多少年来被一代一代的潜艇人传承着。

△天南地北潜艇人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踩一下[2]

顶一下[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