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3)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2)

1948年10月,打锦州战役时,国民党为了不使锦州被服厂大批军用物资落到解放军手中,下令转移该批物资。当时海上运输忙碌,秩序很乱,王黎夫利用职权,将命令扣住不发,使锦州被服厂的18万套棉衣,20万双胶鞋,1万匹布,6万条军毯等物资保存完好。当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时,顺利地接收了这一大批物资。

做秘密情报工作,为了安全,一般情况下都是单线联系,不发生横向联系。明之分别联系葛亦远、汪志道、王黎夫,但葛、汪、王三人不交叉,不发生横的关系,他们更不了解我的情况。明之对我也不讲他联系三人的情况。

有一天,我和明之走在马路上,葛亦远从对面走来,明之不但不同他打招呼,还立即用身子把我挡住,不让葛亦远看见我。甚至连我们的直接领导何以端也不与我见面,以免因他联系的情工人员出事,牵连到我。党的指示都通过明之向我传达。何以端和明之在外面见面,两人也都不说各自的住处。这些做法,在敌我斗争十分尖锐的情况下,是完全必要的。

解放战争后期,何以端指示明之,要扩大军事情报来源,大胆争取发展平时观察认为可靠的人。明之感到我的二哥沈勤a思想进步,有一定政治基础,比较可靠。经何以端批准,由我通过中央党部副秘书长洪兰友的关系,介绍他到国防部联合勤务总司令部运输署工作。初期,何以端确定对沈勤作为“暗用”,让明之与他谈话, 从中了解一些国民党部队调动情况。沈勤一五一十地对明之述说他知道的一切,随后由明之整理成文送交何以端。过了一段时间, 我和明之觉得,哥哥沈勤有获取军事运输方面情报的条件,人又聪明机警,具有很大潜力,考虑让他发挥更大作用。

 

第十一章 (3)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1938年,沈勤在武汉

 

可是母亲却看不惯自己的儿子穿着国民党军官制服,神气活现地出入我们家。老人常对孩子们说:“看你们的舅舅,又披着‘老虎皮’来了!”我和明之听了直想笑,老人家的敌我界限还真分明。可我们却另有考虑。

1 9 4 8 年底,经请示何以端同意,正式发展沈勤为情工关系,就直接“明用”了。何以端指示,沈勤继续由明之联系,沈勤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国民党军事运输情报。

1949年初,沈勤被调到上海港口司令部航运组做联络、统计工作,又有了新的获取情报的便利条件。他按明之提出的要求,陆续提供了上海港国民党军运调度等书面情报。明之看后认为,沈勤的材料写得很清楚,字迹工整,不必重新整理,即将沈勤提供情报的原文送交党组织,对人民解放军了解国民党军队的调运动向,有一定参考价值。

 

a 沈勤(1908—1980),沈安娜胞兄。毕业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后长期在盐务部门工作。1948 年,成为吴克坚情报系统的正式情工关系。上海解放后曾在军管会重工业处等单位工作。享受离休干部待遇。

 

第十一章 (3)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本网站近期连载海军作家
李忠效的纪实文学
《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李忠效、华克放整理
未完待续  敬请阅读

第十一章 (3)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