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29)

 

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十九、电工兵张希云

 

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张希云(195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72年12月入伍,曾任155、210潜艇电工兵。1976年退役,任哈尔滨航运公安局消防科科长。

 

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张希云和张世江来自同一个单位——哈尔滨车辆厂,而且都是挂钩车间工人。一个厂一个车间的工友,同时当上特种兵,并且分到一个艇上成为战友,这种概率应该是很低的,足以低于彩票中奖率了。

张希云长得面善,平时总是笑呵呵的,给人一种很听话很乖的感觉,属于那种大家喜欢的好兵。但是也正因为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好,往往显不出个性,反倒不如那种调皮捣蛋的兵能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好人常常缺少故事。张希云就是一个缺少故事的人,

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我当过潜艇兵

张希云

 

我是1972年底在哈尔滨车辆厂入伍的。经过新兵连训练和专业培训,于1973年秋分配到青岛潜艇支队155潜艇当电工兵,一开始负责操纵经济电机,后来当过二舱舱室长。

155潜艇是海军先进艇,作风硬、纪律严、技术棒。我艇长期担任战备值班,多次参与重大军事行动,1973年至1974年,训练朝鲜潜艇兵,接着又参加了“7402”演习,1976年11月,还执行了一次30昼夜的远航任务。这些重要活动我都参与了,增长了见识,得到了锻炼。特别是30昼夜远航,吃的苦最多,得到了锻炼也最大。长期的水下生活十分枯燥,终日不见阳光,舱室内的空气极差,含有各种有害气体。另外高温,潮湿,还有各种机器发出的噪音,对艇员的身体损害非常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仍然坚守岗位,认真完成每一个动作,没有人退缩。

远航期间,我操纵的经济电机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电机,顾名思义,就是用经济速度航行的电机。啥叫经济速度?就是比较省电的低速,最低速度是两节,即一小时跑两海里(3.7公里),和人类步行的速度差不多。据说如果遇上逆流,可能会出现原地“踏步”的情况。

经济电机平时用不到,只有远航的时候才能用到。一般是在阵地待机的时候使用。我负责维护保养的经济电机能在远航期间保持正常工作,我也挺有成就感的。

经过30昼夜的水下生活,返航归来,到了岸上,被太阳一照,大家个个显得脸色苍白,身体也非常虚弱,走路腿都发软,但是我们圆满完成了远航任务,心里非常自豪。

我现在离开部队40年了,当年的潜艇生活和战斗情景,常在我的脑海里出现。我为自己有过这段美好的潜艇兵经历感到自豪和骄傲。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2]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