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艇部 五 艇长张磊愚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2)

为编此书,我特地约他写篇文章,他痛快答应。现将他的文章抄在下面——

 

第一章 艇部 五 艇长张磊愚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怀念在210艇的岁月

张磊愚

 

1975年12月底我上了210艇,1977年4月调离,在210艇工作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但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受到许多教育,收获许多感悟,对我后来的成长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实不能忘。

当年一上210艇,我就立即感到耳目一新,精神不由为之一振。首先的感觉就是党支部有威信、有权威、领导有力、政治坚强。党支部一班人讲原则、讲团结、做表率;对正气大力弘扬,对错误思想言行大胆批评,对林彪、“四人帮”破坏军队建设的各种行径坚决抵制。艇上没有吃吃喝喝、逢迎攀附、亲亲疏疏、团团伙伙,更没有当时支队不少单位存在的派性,全艇风正气顺,有着健康的氛围。今天想想,面对当时“文革”的滔天浊浪,210艇党支部一班人能够顶住巨大的压力,坚决抵制在部队搞层层站队等各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团结一致抓好部队建设,始终保持了部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和稳定,这是多么的不容易,这需要多强的党性原则、多高的政治责任感、多大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当时我感到在这样的单位工作心里踏实、心情舒畅,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上了210艇,我就感到艇上准备打仗的意识很强,军事训练抓得紧、抓得严、抓得实,全艇军事素质高。记得上艇不久《解放军报》就报道了210艇抓训练的事迹,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210艇为打仗多练几手,做到一兵多用、一专多能,军士长不在班长能顶替,班长不在战士超能顶替。最能说明210艇战斗力水平的是,在刚打倒“四人帮”不久的1976年11月份,210艇就率先进行并顺利完成了支队“文革”后的第一次30天公海巡逻。我有幸也参加了这次远航并为此深感自豪。这次远航为支队其他艇包括我自己后来的远航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10艇抓部队战斗力建设是全面的,我一个鲜明记忆是抓艇员体能。当时部队晨跑,许多单位只跑到支队大门外就解散了,但210艇却要集体跑到四号码头才返回。210艇的战斗力就是这样点滴养成的。

当年在支队工作过的同志都知道,210艇在严格要求部队、作风好方面是最突出的,但上艇之后,我才对210艇令行禁止、雷厉风行、顽强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正有了切身的体会。小到日常活动的集合站队、步伐整齐,甚至大年初一吃饭也必须整队前往;大到出海部署严格、动作规范、口令洪亮,直到上艇动作迅速、离码头准时准点等等,所有这些一时一事做到并不难,但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却是很多单位难以做到的。正是这种好的作风打下了210艇战斗力的坚实基础。一次远航中,艇上两台柴油机同时进水,12个泵喷油器全部堵塞;排除这样的故障即使在基地也是费时费力十分困难的;但210艇轮机班和机电干部在全艇同志的全力支持配合下,不埋怨不推诿、不怕苦不怕难,在空间狭小、缺备件、少工具的情况下硬是在海上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解决了问题,使艇继续执行任务。我目睹了这一过程并深受感动,有了这样一种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作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回顾在210艇的时光,我最深的记忆之一就是艇上干部战士之间、上级下级之间有着非常团结和谐的关系。在上艇之前我就听说不少210艇领导关爱部属的感人故事,上艇之后我看到210艇形成浓厚团结氛围的更多方面。比如,干部绝不能侵犯战士利益,一个例子是干部在艇上食堂购买食品不能超标准多买、不能专捡好的买、更不能不按价付钱;再如,干部与战士必须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艇上集合站队、跑操帮厨、刷油漆、钻水柜等等,干部包括艇领导都毫无例外;特别是在突发情况、危难时刻,领导更把战士利益、群众安危放在首位,这方面我有一次亲身的经历。1976年夏,全国闹地震气氛十分紧张,一天晚上全艇同志正在俱乐部看电视,突然由于某种误判,跑了一次地震警报,当时很多同志蜂拥跑向屋外,拥挤着甚至把门堵死,当时210的艇领导没有一个只顾自己也往外跑,而是沉着指挥大家有序行动,直至大家都离开后才关闭电视和灯光最后撤离房间。这次事件虽然只是一次虚惊,但却实实在在地检验出210艇领导心系战士、把群众利益放在前面是一种出自内心的自觉行动,这也在群众面前树立起处变不惊、沉着冷静、值得信任的形象。我相信每一个经历知晓这一过程的人内心都会有深深的感触。(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